Sunday, May 20, 2012

扭曲的成与败


英国伦敦地下铁工人在最后一次的罢工行动中为自己争取到五万英镑的年薪(约新币十万)。

重点并不是这些地下铁工人是否贪得无厌,而是这样的待遇比大专学府讲师,甚至是一些从事金融业者更丰厚的事实。

不可思议是吗?蓝领工人的待遇竟然高于白领工人。

可是,又为何不呢?

地下铁工人不重要吗?没有了他们,瘫痪了的伦敦繁华不起来。清道夫低贱吗?少了他们,狮城肯定难保干净的美名。

可是,我们惯用“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去路边扫地”这样的价值观来鞭笞孩子努力学习,不假思索地就否定了某些工作的价值。这样的价值来由何处?

狮城社会的那名总工程师拟定了成功的标准及人数,在观念上否定了运用劳力工作、站在前线的服务人员,顺理成章地在待遇上剥削他们,更巧妙地让这批人潜意识地接受了自己的“失败”。拟定这一标准的那名工程师只肯定“会读书”的人。

成功与失败的定义被人为地扭曲了。

一个国家的运作靠各阶层、各角色的分工。不可能只是一个人的功劳。试叫旷世奇才统领沙漠,把它变成先进国吧。再庞大的重型机器,少了该有的微小螺丝钉,就无法安全运作。社会是分工运作的,有策划者与执行者之分,是角色不同,而不是优劣之分。这道理,真的很简单。

伦敦地下铁的工人肯定自己的工作价值。英国水管工人每小时收费40英镑(约新币80元),凭相关的技能与经验完成工作。

反观狮城重金聘请的那个会读书的博士,面对狮城水患频繁时,只懂得以设置闭路电视观察水患程度来“解决”淹水问题。到底,谁的技能与经验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