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1, 2007

变动的价值



英籍同事突然停下脚步,镇重地要告诉我一件事。原来他在悉尼四岁大的孙子明年要入学了。他孙子所报读的学校实行双语制度。明年开始,他孙子将开始学习中文。

脑海里立即闪过那些为了逃避新加坡双语制度而举家移民澳洲的新加坡华人。如果澳洲政府逐步把中文引入正规教学,他们的后代岂不是又要“重新”饱受学习中文的“折磨”?

同事看起来有点兴奋。他说,能够掌握两种语言的感觉一定很好。实际上,同事除了英文外,他本身也通晓德文。他针对的是英国人普遍上的语文能力。

英国基本上还是个单语社会。即使与法国为邻、即使学校实施三年强制性的外文课,英国的双语制度有点虚有其表。许多英国学生念了三年的外文后就放弃继续选修,外文能力自然有限。因此,严格上还不算具备双语能力。

反观欧洲的双语教育制度(英国人从不认为自己是欧洲人),却让一般的欧洲青年都能使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可以看出。欧洲人通晓三种语言也不算出奇。

大英帝国昔日的强大势力让全世界学起英语来,为的是与英国人沟通。对英国人来说,学习第二种语言就少了迫切性。在他们来说,英语以外的任何语言都是难学的。

这两年来,英国私立学校吹起了一股东风。在未来三年内,中文有可能取代西班牙文成为英国学生第二受欢迎的外文。许多私立学校感受到了世界未来的走向,开始开办中文课。

如此凑巧。这几年来,以英文为主导的新加坡,也悄悄地让中文指示牌出现在公共场所。印有中文的旅游说明再也不是外星人。

曾经被认为限制出路的中文,如今却偏偏成了衔接未来的一个工具。东方巨龙的呼吸确实有莫大的影响力。经济影响力永远是判定一个语言价值的主要元素。

然而,中文的抬头并没有让我感到异常的兴奋。

如果全权由心来衡量,心里所喜欢的那件东西不会轻易地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而有所变动。

唯有这样,才最像自己、才能泰然处之。